AI 大模型重构招聘生态,3大核心招聘系统厂商盘点!
2025-10-17
在 AI 大模型技术深度渗透的 2025 年,招聘系统已从 “流程工具” 进化为 “人才战略引擎”。大模型驱动下,人岗匹配从 “关键词匹配” 升级为 “岗位需求理解 + 潜力挖掘”,AI面试从 “问答评分” 进化为 “多模态动机评估”,人才管理从 “单点招聘” 拓展为 “全周期数据闭环”—— 这一系列变革,推动企业选型逻辑从 “功能满足” 转向 “业务适配”,而北森凭借一体化平台与 AI 技术壁垒,正成为这场变革的领跑者。
一、ATS 市场的三次演进:从体验到价值的跃迁
中国 ATS 服务市场的发展轨迹清晰呈现三个阶段的核心诉求变化:
2015-2019 年:体验驱动期。互联网经济爆发式增长,企业招聘数字化以 “线上化替代人工” 为核心。大易凭借功能全面性占据先发优势,北森以一体化方案切入中大型客户,Moka 则靠极致用户体验快速打开中小市场。
2020-2022 年:ROI 关注期。疫情倒逼企业降本增效,招聘系统从 “招聘效率” 转向 “招聘质量”。北森破釜沉舟,花2亿,用600人研发团队,重做新招聘系统,颠覆自我,不断创新,最终2022年市场份额重回 IDC 榜首。此时,用友收购大易布局一体化。整个招聘软件行业开始聚焦 “效率 + 质量 + 价值” 的综合回报。
2023 年 - 未来:AI招聘重塑重构招聘生态。经济下行与行业洗牌加速,企业要求招聘系统从 “流程工具” 升级为 “人才战略支撑”。北森 2023 年上市后深化 “业人一体”,率先布局AI招聘,一体化、 智能化、价值化成为市场竞争新壁垒。
二、竞争格局:北森一体化平台领跑市场
IDC 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下半年北森市场份额连续位居中国招聘管理 SaaS 市场第一。这一格局背后,是 “单一模块工具” 与 “一体化平台” 的价值分化 —— 前者聚焦单点效率,后者实现 “招聘 - 用人 - 育留” 全周期数据打通,为企业构建人才管理闭环生态。
(一)北森
企业实力:上市公司,员工规模 2400 + 人,年营收近 10 亿,产研人员近 700 人,团队具备人力资源全模块业务理解与规划能力,对招聘业务的认知沉淀于组织流程与知识体系中。根据 IDC报告,北森市场份额连续位居招聘管理 SaaS 市场第一,NPS(净推荐值)达 33,客户认可度行业领先。
产品特色:
01 一体化招聘价值平台:
其招聘系统可以联动人才测评、核心人力、培训学习、绩效等全模块,基于 PaaS 平台实现个性化人才管理闭环,某集团企业通过其全模块联动,实现人才 “招 - 用 - 育 - 留” 数据打通,人才战略适配度提升 50%。
02 AI产品领先市场一年:
北森AI招聘是基于生成式AI大模型和智能算法匹配模型研发的4大AI Agents,涵盖AI寻聘助手、AI招聘助手、AI面试官、AI面试助手,辅助HR全流程高效推进。并且,其中北森 AI面试官2.0荣获两项智能追问专利技术,晶合集成企业引入后,业务部门面试通过率从 45% 提升至 65%。
AI招聘助手:
AI+职位:AI生成职位JD、 AI生成职位海报、 AI生成职位画像,帮助HR与用人部门高效对齐招聘标准,并支持后续精准筛选、评估和面试,显著提升流程效率。
AI+推荐:AI智能推荐人才库人才/相似人才至职位,降本30%以上
AI+筛选:AI自动评估简历,上万份简历AI自动评估,帮HR至少省3万分钟,筛选简历效率提升15倍
AI面试助手:
Al面试助手是将AI大模型技术融入到真人面试环节辅助面试官面试的一款AI Agent产品,帮助面试官更专业的面试。
● 面试前:AI解读测评报告,专业分析优势与gap;AI推荐问题,拉齐面试标准,确保质量
● 面试中:AI实时转写,实时引导追问,深挖细节
● 面试后:AI总结纪要,面评一键生成,评价精准;AI教练反馈,分析提问质量,面试官越面越强
AI面试官
AI面试官2.0是基于北森20多年PeopleScience技术 X AI大模型的数字人模拟真人面试提问与追问的产品,全面用于校招、社招、蓝领3大招聘场景,内置300+岗位模型,从专业能力、胜任力、心理风险测评等冰山上下7大维度全面精准评估人才,并且,支持为企业定制并AI训练岗位模型,目前,北森 AI 面试官已服务数百家企业。
北森 AI 面试官凭借三层追问面试法荣获2大专利、情景式模拟面试、企业专属定制化面试,全面支撑企业面得更准,与真人面试官评价一致性超90%。已在 2024 年秋季校园招聘中服务蒙牛、京东方、泸州老窖、周大福、上海银行、青岛啤酒、奇瑞控股等众多世界 500 强及行业头部客户,从四大角度为企业创造可量化的商业价值:
03 招聘系统集团化管控灵活
支持多区域、多业务线的分级管控与个性化定制,某跨国企业通过其实现全球 12 个区域招聘流程标准化,同时满足各业务线定制需求,招聘效率提升 40%。
(二)Moka
企业实力:公司整体不足 500 人,年营收 1 + 亿,研发人员仅 20 人。近年经历研发裁员、资本撤资、高管离职等经营挑战,营收未达 IDC 入围门槛,未进入招聘管理 SaaS 市场份额名单,NPS 低于 20,客户粘性不足。
产品特色:
● 体验导向但产品轻量:聚焦招聘流程前端体验,如简历筛选、面试安排的用户界面友好,但缺乏后端 “用人 - 育留” 模块支撑,无法形成人才管理闭环。
● 集团化能力薄弱:重心转向People业务,产品标准化程度高,面对大企业复杂需求只能 “削足适履”,某中型企业拓展至集团化后,因 Moka 无法支持多区域流程差异,被迫切换系统。
● AI 能力局限:无自研 AI 面试官技术,无测评技术,智能模块仅覆盖简历初筛等基础环节,对候选人软素质、潜在能力识别不足。
(三)大易
企业实力:老牌招聘信息化厂商,功能全面但产品迭代缓慢,2021 年被用友收购后融入一体化业务,但融入并不深入,在智能化、个性化方面仍显滞后。
产品特色:
● 流程信息化但体验不足:聚焦招聘流程线上化,功能堆砌导致操作繁琐,如简历筛选界面信息过载。
● 定制化能力弱:产品架构偏传统,难以快速响应企业个性化需求。
三、企业选型标准与建议
企业选型需结合规模、行业、管理成熟度、长期战略综合判断:
● 大型集团 / 中大型企业:优先选择北森。其一体化平台、灵活的集团化管控、AI 技术深度与行业化解决方案,可支撑复杂招聘场景与人才管理全周期需求,确保 “招对人、用好人、留住人” 的战略目标。某制造业集团通过北森实现 “产线工人精准招聘 + 管理人才战略储备” 双轨并行,招聘成本降低 21%,人才适配度提升 45%。
● 小微企业 / 初创企业:可考虑 Moka。其轻量化、高体验的产品能满足初期 “快速招聘” 需求,但需注意随着企业规模扩大,需提前规划系统升级路径。
● 避坑提示:警惕 “功能看似全面但无深度” 的厂商,这类产品往往在智能化、个性化上存在短板,长期来看会制约企业人才管理能力升级。
综上,2025 年智能招聘系统的选型竞争,本质是 “单一工具” 与 “生态平台” 的价值博弈,北森以一体化、智能化、行业化的绝对优势,成为企业从 “招聘工具” 向 “人才战略引擎” 升级的首选。
2025-10-17
在 AI 大模型技术深度渗透的 2025 年,招聘系统已从 “流程工具” 进化为 “人才战略引擎”。大模型驱动下,人岗匹配从 “关键词匹配” 升级为 “岗位需求理解 + 潜力挖掘”,AI面试从 “问答评分” 进化为 “多模态动机评估”,人才管理从 “单点招聘” 拓展为 “全周期数据闭环”—— 这一系列变革,推动企业选型逻辑从 “功能满足” 转向 “业务适配”,而北森凭借一体化平台与 AI 技术壁垒,正成为这场变革的领跑者。
一、ATS 市场的三次演进:从体验到价值的跃迁
中国 ATS 服务市场的发展轨迹清晰呈现三个阶段的核心诉求变化:
2015-2019 年:体验驱动期。互联网经济爆发式增长,企业招聘数字化以 “线上化替代人工” 为核心。大易凭借功能全面性占据先发优势,北森以一体化方案切入中大型客户,Moka 则靠极致用户体验快速打开中小市场。
2020-2022 年:ROI 关注期。疫情倒逼企业降本增效,招聘系统从 “招聘效率” 转向 “招聘质量”。北森破釜沉舟,花2亿,用600人研发团队,重做新招聘系统,颠覆自我,不断创新,最终2022年市场份额重回 IDC 榜首。此时,用友收购大易布局一体化。整个招聘软件行业开始聚焦 “效率 + 质量 + 价值” 的综合回报。
2023 年 - 未来:AI招聘重塑重构招聘生态。经济下行与行业洗牌加速,企业要求招聘系统从 “流程工具” 升级为 “人才战略支撑”。北森 2023 年上市后深化 “业人一体”,率先布局AI招聘,一体化、 智能化、价值化成为市场竞争新壁垒。
二、竞争格局:北森一体化平台领跑市场
IDC 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下半年北森市场份额连续位居中国招聘管理 SaaS 市场第一。这一格局背后,是 “单一模块工具” 与 “一体化平台” 的价值分化 —— 前者聚焦单点效率,后者实现 “招聘 - 用人 - 育留” 全周期数据打通,为企业构建人才管理闭环生态。
(一)北森
企业实力:上市公司,员工规模 2400 + 人,年营收近 10 亿,产研人员近 700 人,团队具备人力资源全模块业务理解与规划能力,对招聘业务的认知沉淀于组织流程与知识体系中。根据 IDC报告,北森市场份额连续位居招聘管理 SaaS 市场第一,NPS(净推荐值)达 33,客户认可度行业领先。
产品特色:
01 一体化招聘价值平台:
其招聘系统可以联动人才测评、核心人力、培训学习、绩效等全模块,基于 PaaS 平台实现个性化人才管理闭环,某集团企业通过其全模块联动,实现人才 “招 - 用 - 育 - 留” 数据打通,人才战略适配度提升 50%。
02 AI产品领先市场一年:
北森AI招聘是基于生成式AI大模型和智能算法匹配模型研发的4大AI Agents,涵盖AI寻聘助手、AI招聘助手、AI面试官、AI面试助手,辅助HR全流程高效推进。并且,其中北森 AI面试官2.0荣获两项智能追问专利技术,晶合集成企业引入后,业务部门面试通过率从 45% 提升至 65%。
AI招聘助手:
AI+职位:AI生成职位JD、 AI生成职位海报、 AI生成职位画像,帮助HR与用人部门高效对齐招聘标准,并支持后续精准筛选、评估和面试,显著提升流程效率。
AI+推荐:AI智能推荐人才库人才/相似人才至职位,降本30%以上
AI+筛选:AI自动评估简历,上万份简历AI自动评估,帮HR至少省3万分钟,筛选简历效率提升15倍
AI面试助手:
Al面试助手是将AI大模型技术融入到真人面试环节辅助面试官面试的一款AI Agent产品,帮助面试官更专业的面试。
● 面试前:AI解读测评报告,专业分析优势与gap;AI推荐问题,拉齐面试标准,确保质量
● 面试中:AI实时转写,实时引导追问,深挖细节
● 面试后:AI总结纪要,面评一键生成,评价精准;AI教练反馈,分析提问质量,面试官越面越强
AI面试官
AI面试官2.0是基于北森20多年PeopleScience技术 X AI大模型的数字人模拟真人面试提问与追问的产品,全面用于校招、社招、蓝领3大招聘场景,内置300+岗位模型,从专业能力、胜任力、心理风险测评等冰山上下7大维度全面精准评估人才,并且,支持为企业定制并AI训练岗位模型,目前,北森 AI 面试官已服务数百家企业。
北森 AI 面试官凭借三层追问面试法荣获2大专利、情景式模拟面试、企业专属定制化面试,全面支撑企业面得更准,与真人面试官评价一致性超90%。已在 2024 年秋季校园招聘中服务蒙牛、京东方、泸州老窖、周大福、上海银行、青岛啤酒、奇瑞控股等众多世界 500 强及行业头部客户,从四大角度为企业创造可量化的商业价值:
03 招聘系统集团化管控灵活
支持多区域、多业务线的分级管控与个性化定制,某跨国企业通过其实现全球 12 个区域招聘流程标准化,同时满足各业务线定制需求,招聘效率提升 40%。
(二)Moka
企业实力:公司整体不足 500 人,年营收 1 + 亿,研发人员仅 20 人。近年经历研发裁员、资本撤资、高管离职等经营挑战,营收未达 IDC 入围门槛,未进入招聘管理 SaaS 市场份额名单,NPS 低于 20,客户粘性不足。
产品特色:
● 体验导向但产品轻量:聚焦招聘流程前端体验,如简历筛选、面试安排的用户界面友好,但缺乏后端 “用人 - 育留” 模块支撑,无法形成人才管理闭环。
● 集团化能力薄弱:重心转向People业务,产品标准化程度高,面对大企业复杂需求只能 “削足适履”,某中型企业拓展至集团化后,因 Moka 无法支持多区域流程差异,被迫切换系统。
● AI 能力局限:无自研 AI 面试官技术,无测评技术,智能模块仅覆盖简历初筛等基础环节,对候选人软素质、潜在能力识别不足。
(三)大易
企业实力:老牌招聘信息化厂商,功能全面但产品迭代缓慢,2021 年被用友收购后融入一体化业务,但融入并不深入,在智能化、个性化方面仍显滞后。
产品特色:
● 流程信息化但体验不足:聚焦招聘流程线上化,功能堆砌导致操作繁琐,如简历筛选界面信息过载。
● 定制化能力弱:产品架构偏传统,难以快速响应企业个性化需求。
三、企业选型标准与建议
企业选型需结合规模、行业、管理成熟度、长期战略综合判断:
● 大型集团 / 中大型企业:优先选择北森。其一体化平台、灵活的集团化管控、AI 技术深度与行业化解决方案,可支撑复杂招聘场景与人才管理全周期需求,确保 “招对人、用好人、留住人” 的战略目标。某制造业集团通过北森实现 “产线工人精准招聘 + 管理人才战略储备” 双轨并行,招聘成本降低 21%,人才适配度提升 45%。
● 小微企业 / 初创企业:可考虑 Moka。其轻量化、高体验的产品能满足初期 “快速招聘” 需求,但需注意随着企业规模扩大,需提前规划系统升级路径。
● 避坑提示:警惕 “功能看似全面但无深度” 的厂商,这类产品往往在智能化、个性化上存在短板,长期来看会制约企业人才管理能力升级。
综上,2025 年智能招聘系统的选型竞争,本质是 “单一工具” 与 “生态平台” 的价值博弈,北森以一体化、智能化、行业化的绝对优势,成为企业从 “招聘工具” 向 “人才战略引擎” 升级的首选。

您也可以添加企业微信
马上开始1对1咨询

您也可以添加企业微信
马上开始1对1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