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
即可免费获取下载资源

国有企业实施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工作思路

资料下载

9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三次专题推进会上表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要在“更广”“更深”上下功夫。到2025年,国有企业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要清晰界定“退出”标准,用好绩效考核结果,进一步规范退出的情形,不能用违法违纪、到龄退休、主动离职等替代业绩考核不合格的“退出”。

王宏志强调,要防止只有制度、没有动作,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以来尚未开展该项工作的企业,原则上都要在年底前真正行动起来。同时要防止简单以调整退出比例划线、搞“一刀切”,真正体现强激励硬约束。

回顾今年2月国资委召开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一次专题推进会上提到的,2023年底部分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距离全覆盖有差距,地方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在一级企业覆盖面只有77.2%。2024年要不折不扣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突出抓好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靠前安排重点难点改革任务。对比2月的“不折不扣”到9月“必须”两次要求中关键词提法的变化,反映了制度推进力度的进一步加大。

基于本次国资委从监管层面上提出的要求,本文将结合北森多年观察和实践,从政策解读、工作实施要求和思路、长短期行动计划和工作体系三个方面探讨这一议题。

01 梳理政策脉络明确企业关注点

从时间上讲,国企的三项制度改革实际上已经实施了20多年。在过去的三年行动中已经取得了很多重大的进展和突破,而新三年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里,要解决的是“烫手山芋”,管理人员的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是其中一项攻坚突破的问题。

2024年是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按照部署,力争到年底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在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方面,要求强化刚性兑现和考核,2024年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在央企二三级子企业覆盖面不低于70%。这一机制的建立与推行,有望成为国企干部和人才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标志着国企改革在人才管理方面迈向新的阶段。

通过梳理政策脉络,我们总结三个关键动因,帮助我们理解政策的关注点。

① 政策必要性

这一改革与国家高质量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从宏观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形势、部署经济工作,与国企改革的专题推进会紧密相连。国企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战略支撑作用的使命。

过去,部分企业存在“反三能”现象,即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薪酬能多不能少,这与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符。为了实现经济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企必须建立有效的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

② 变革压力

企业变革往往受到两种力量的推动,一是自上而下的政策要求,二是自下而上的生存压力。在当前体制下,政策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国资委对央企的考核要求愈发具体,提出了一系列指标体系,例如,近期要求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考虑将品牌价值纳入考核等。
同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面临着各种挑战,业务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调整自身以适应变化,人员的调整成为必然选择。

③ 未来展望

从两个角度来看 2025 年普遍推行该制度的可能性。

一方面,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这其中包括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的落地。另一方面,2025年是“十四五”和“十五五”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仍然是首要任务,企业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必须继续推进改革,确保改革的延续性。同时,在上一个三年改革中,已有不少国企改革的成功样本,这些典范为政策的继续推行提供了信心和借鉴。

02 明确实施要求探索工作思路

关于制度的探讨,里面的不少内容都会被企业反复的研讨。这里有两个概念需要厘清。

首先,末等调整并不等同于末位,需要明确其识别标准。是以业绩为主要衡量标准,还是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调整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可能是变更职位、降低职位,也可能是解除职位。其次,对于不胜任退出,同样需要明确依据,是一次考核不合格就退出,还是多次考核不合格才退出?是否要考虑员工的培训辅导,给予其提升胜任能力的机会?这些概念的澄清对于制度的准确实施至关重要。

我们分析具体的实施要求,国资委的讲话中最明确的内容就是“如何干”,即用好绩效考核结果来给出明确的答案。国企的绩效考核已经是三项制度改革里面比较核心的内容,但如果想要考核方式方法科学、结果得到有效应用,仍然需要深入实践,以确保这些制度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地。在实施过程中,不能用违法违纪、到龄退休、主动离职等替代业绩考核不合格的 “退出”。同时,要考虑企业文化的适应性。2025年的“普遍推行”对该项制度的落地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要求。企业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

鉴于此,我们将总体工作思路总结为:“两对比”、“两有序”和“两多重”。

① 两对比

横向对比同类企业,了解自身在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方面的实施力度是否不低于平均水平。这有助于企业明确自身的位置,找到改进的方向。根据《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截止到2022年底,央企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的管理人员达到3.8万人、占比约6.9%。地方国有企业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的管理人员比例由2020年的1.9%增长至2022年的4.5%。

纵向对比本企业的经营业绩结果,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来确定制度的实施程度。如果企业业务发展良好,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地实施退出机制,以免影响企业的发展动力;如果企业面临困境,可能需要加大调整力度,以实现企业的转型。

② 两有序

目标有序推进,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设定合理的目标,明确在不同阶段要达到的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比例。长短期行动有序规划,既要考虑短期的实施措施,如年底的干部考核、干部盘点等,又要制定长期的规划,如人力资源规划、任职资格体系的建立等。

③ 两多重

评价考核要从多重维度进行,不能仅仅依赖单一的业绩指标。例如,可以考虑员工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方面。结果应用要有多重证据,无论是调整还是退出,都要有充分的依据,避免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03 制定行动策略规划工作体系

北森基于长期服务国企客户的经验,总结了国企干部管理“四看”的方法,即看红线行为讲政治、看业绩结果讲贡献、看能力经验谈当前、看发展潜力谈未来。通过这种渐进模型,对管理人员进行分层分类盘点,实现干部管理“能覆盖、有名单”的目标。

首先看红线行为,对于政治立场不坚定、不敢决策、不敢担当的管理人员进行重点关注。其次看业绩结果,对于业绩不达标、稳定性差、贡献度低的管理人员进行评估。然后看能力经验,了解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解决复杂业务问题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最后看发展潜力,判断管理人员是否具备长远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潜力,是否具有很强的学习自驱力,是否具备创新思维等。这种方法有助于企业全面了解管理人员的情况,为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同时北森还总结了长短期的行动策略。尤其是短期策略,即如果在年内要求企业开展行动,今年剩下这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企业应该如何干?

① 短期行动策略

一是年底的干部考核要扎实,从考评维度、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二是对干部实施常态化盘点,建立分层分类的干部评价体系,梳理盘点流程,以便掌握全局。三是在制度层面完善规则,参考国资委的成功案例,对调整退出的多种情形进行具体化分析,明确规则,使执行工作更加容易。

② 长期行动策略

在长期行动中,企业需要关注多个方面。例如,在制定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方案时,要综合考虑组织绩效、个人绩效和各类绩效指标。建立人力资源规划任职资格体系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企业明确员工的任职要求和职业发展方向。此外,一些企业还从数字化角度考虑,例如,通过开展数字化干部管理建设,确保过程可追溯,调整和退出的依据透明清晰。

总体来讲,不管是短期策略还是长期策略,都是多项工作需要有效联动,需要采用体系化思维,确保制度稳妥实施。北森构建了“1151框架”:1个目标,1套机制,5个体系,1项基础,也期待能够为企业推行制度提供一些思路。

1730428089631625.png

1个目标:即“以深化改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1套机制:指的是管理制度和执行标准这样的一个机制,要制定并有效执行标准,完善的配套机制是关键。

5个体系:涵盖人力资源规划和组织设计体系、干部标准与评价体系、目标与绩效管理体系、培训与发展体系以及数字化干部管理体系。

1项基础:指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基础,它是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制度,涵盖企业文化、价值观、人才基础和管理水平等各方面。

综上,企业在实施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时,要结合国资委的政策和自身的发展诉求,寻找适合自己的执行策略。

制度的核心要点是回归企业管理本身,在于创新,而非控制。不能仅为满足政策要求而机械执行制度,而应通过创新激发企业活力,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730428243484803.png

完善信息后,自动下载报告

公司规模
  • 请选择您的公司规模
  • 200以下
  • 200-499人
  • 500-999人
  • 1000-1999人
  • 2000-4999人
  • 5000-9999人
  • 10000人以上
请选择您的公司规模
贵司是否有人才管理系统软件需求?
  • 请选择
  • 人才盘点
  • 人才测评
  • 招聘管理
  • 绩效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 在线学习平台
  • 已是合作客户/已有销售对接
  • 没有需求
贵司是否有人才管理系统软件需求?

提交成功

请检查输入信息是否正确

为您推荐

产品中心

资源中心

下载完成!

添加企业微信

为您提供1对1的咨询

北森官网用户隐私保护协议

(以下简称“本协议”)

欢迎使用北森官网及服务!

为使用北森官网(以下简称“本官网”)及服务,请用户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以及开通或使用某项服务的单独协议,并选择接受或不接受。限制、免责条款可能以加粗形式提示注意。

除非用户已阅读并接受本协议所有条款,否则用户无权下载或使用本官网相关服务。用户的下载、使用、登录等行为即视为已阅读并同意上述的约束。

1.本协议的范围

1.1 本协议适用主体范围: 本协议是您作为用户,与北京北森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森”或“本公司”)之间关于下载、使用本官网,以及使用北森相关服务所订立的协议。

1.2 协议关系及冲突条款 本协议被视为《服务协议》的补充协议,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其构成统一整体。本协议与上述内容存在冲突的,以本协议为准。本协议内容同时包括北森可能不断发布的关于本服务的相关协议、业务规则等内容。上述内容一经正式发布,即为本协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用户同样应当遵守。

2. 关于本服务

2.1 本服务的内容 本服务内容是指北森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的本官网信息使用权,同时为用户提供本官网内容的阅读、下载和在线咨询服务。用户通过官网任意入口,即可全面访问本网站的文章、视频、电子书以及直播课等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经验,有效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业务。(以下简称“本服务”)(以下简称“本服务”

2.2 本服务的形式

2.2.1 用户使用本官网需要登陆、注册、填写其他表单,就本官网,北森给予用户一项不可转让及非排他性的许可。用户仅可为访问或使用本官网的目的而使用这些内容及服务。

2.2.2 本服务中软件提供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端和PC端等多个应用版本,用户应选择与所使用环境相相匹配的网站版本。

2.3 本服务的范围

2.3.1 本条及本协议其他条款未明示授权的其他一切权利仍由北森保留,用户在行使这些权利时须另外取得北森的书面许可。北森如果未行使前述任何权利,并不构成对该权利的放弃。

2.3.2 如果用户停止使用本官网,或服务被终止或取消,本公司可以从服务器上地删除您的数据。服务停止、终止或取消后,本公司没有义务向用户返还任何数据。

3. 资料的获取

3.1 用户可以直接从北森的网站上获取资料。

3.2 如果用户从未经北森授权的第三方获取本官网或与本官网名称相同的资料,北森无法保证该资料内容正确,并对因此给用户造成的损失不予负责。

4. 资料的下载

4.1 北森可能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内容展现形式,用户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下载或阅读合适的资料。

4.2 下载资料后,用户应按照相应类型的资料选择程序打开阅读。

4.3 为提供加优质、安全的服务,在本网站打开时北森可能推荐用户安装其他版本浏览器,用户可以选择安装或不安装。

5. 官网的新

5.1 为了改善用户体验、完善服务内容,北森将不断努力开发新的服务,并为用户不时提供本官网的新(这些新可能会采取替换、修改、功能强化、版本升级等形式)。

5.2 为了保证本官网及服务的安全性和功能的一致性,北森有权不经向用户特别通知而对本官网进行新,或者对本官网的部分功能效果进行改变或限制。

5.3 本官网新版本发布后,本公司将可能视情况设定一定期限的过渡期,以方便用户使用新版本。过渡期结束后,旧版本的官网可能无法使用。北森不保证旧版本官网继续可用及相应的客户服务,请核对并使用新版本。

6. 隐私声明

6.1 用户信息收集

6.1.1 用户在注册帐号或使用本官网的过程中,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例如:真实姓名、地址、籍、企业名称、行业、规模、职位、所在部门、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等。上述信息视为您的身份识别信息,本公司用这些信息来管理您的账户,并为您提供一系列服务的访问。本公司也可能利用这些信息来通知您新的产品新和市场活动。您可以在本公司取得账户信息及密码登录本公司并查看账户设置和您的信息,并可查看和修改您的个人信息。

6.1.2 您只能通过您的密码来使用您的帐号。如果您泄漏了密码,您可能丢失了您的个人识别信息,并且可能出现对您不利的后果。因此,无论任何原因危及您的密码安全,您应该通过本公司预留的联系方式和本公司取得联系

6.1.3 您成功注册后,本公司将收集您的官网浏览行为,作为您的身份识别信息的一部分,本公司用这些信息可能为您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以方便您好的使用本网站。

6.1.4 本公司还可能收集并存储以下数据:您在本官网中的标识符、经度和纬度、性别、年龄、用户触发的事件、错误和页面浏览量,还可能包含您终用户的IP地址、设备类型、地区等信息。

6.2 用户信息的披露和使用

6.2.1 本公司将使用本公司通过你对本网站的行为收集来的信息为您提供加深入的支持与服务。

6.2.2 本公司不会向任何无关第三方提供,出售,出租,分享和交易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为方便您使用本公司服务,本公司将对您及(或)您的公司的身份和交易数据进行综合统计,本公司不会披露任何可能用以识别用户的个人身份的资料,但从用户的用户名或其它可披露资料分析得出的资料不受此限。

6.2.3 您同意本公司可披露或使用您的个人信息以用于识别和(或)确认您的身份,或解决争议,或有助于确保网站安全,限制欺诈、非法或其他刑事犯罪活动。

6.2.4 您同意本公司可披露或使用您的个人信息以保护您的生命、财产之安全或为防止严重侵害他人之合法权益或为公共利益之需要。

6.2.5 您同意本公司可披露或使用您的个人信息以改进本公司的服务,并使本公司的服务能符合您的要求,从而使您在使用本公司服务时得到好的使用体验。

6.2.6 您同意本公司利用您的个人信息与您联络,并向您提供您可能感兴趣的信息,如:介绍、推销产品、服务、促销优惠或者商业投资机会的商业性短信息等,您接受本条款中的隐私声明即为明示同意收取这些信息。

6.2.7 当本公司被法律强制或依照政府或依权利人因识别涉嫌侵权行为人的要求而提供您的信息时,本公司将善意地披露您的资料。

6.2.8 当本公司需要保护本公司、本公司的代理人、客户、用户和其他人的权益和财产,包括执行本公司的协议、政策和使用条款时,本公司将善意的披露您的资料。

6.2.9 您同意如果本公司拟进行企业并购、重组、出售全部或部分股份和/或资产时,本公司有权在与前述交易的相关方签署保密协议的前提下向其披露您的资料以协助本公司完成该等交易。

6.2.10 您在此同意,在您使用本官网期间,本公司可以在对您的原始数据、进行信息脱密处理的情况下,将该等信息用于制作及发布行业分析报告、行业交流等非营利性用途。

6.3 用户信息的存储和交换

6.3.1 本公司所收集的用户信息将保存在本公司的服务器或本公司的合作产品提供商的服务器上。本公司将根据本条款中的隐私声明保存收集的用户信息,除非适用法律要求或允许保存长时间,本公司将在本条款中的隐私声明规定的目的实现后的合理期限内删除本公司所收集的用户信息。之后,如果为本条款中的隐私声明规定的目的不再需要,本公司可能在合理时间内完全删除本公司所保存的用户信息。本公司不去核实试用用户信息是否正确。尽管有上述规定,本公司仍可能保存某些解决争议、满足技术和法律要求和维护本公司的服务的安全完整运行所需的试用用户信息。

6.4 用户信息安全

6.4.1 本公司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来确保本官网收集的用户信息不丢失,不被滥用和变造。这些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向其它服务器备份数据和对用户密码加密。尽管本公司有这些安全措施,但请注意在因特网上不存在“完善的安全措施”,因此用户信息可能非因本公司的原因而丢失,包括但不限于他人非法利用用户资料,用户下载安装的其他软件或访问的其他网站中可能含有病毒、木马程序或其他恶意程序,威胁用户的终端设备信息和数据安全,继而影响本官网的正常使用等。对此,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6.5 用户对本软件分析结果的使用

6.5.1 用户在此无条件同意,用户在免费使用本公司提供的服务期间,本条款中的隐私声明项下的信息及对该等信息的分析结果的所有权由本公司与用户共同拥有。本公司建议,用户应当以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和道德义务的方式使用该等信息。同时,本公司提醒注意,因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原因、网络传输质量等原因,导致本公司对本公司收集的信息的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不准确的情况,对于该等不准确所导致的问题或者损失,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您接受本条款中的隐私声明并把本公司提供给您的信息、资料集成到您的网站或者应用中,您已经同意并向本公司保证您所有的终用户同意本公司收集、使用并分析其信息,并且遵守本条款中的隐私声明的全部规定。

6.5.2 您在此进一步保证,您不会因为本公司按照本声明的规定收集、使用、分析、披露收集的信息及对该等信息的分析结果而对本公司产生任何形式的诉求、投诉等。如果您因本条款中的隐私声明项下的对其的信息的收集、使用、披露或者对该等信息的分析以及您对分析结果的使用和处分而致使本公司遭受任何形式的诉求以及投诉等,您将负责全面给予解决;如果导致本公司发生任何形式的损失,您将负责给予本公司赔偿。

7. 用户行为规范

7.1 本官网使用规范。除非法律允许或本公司书面许可,用户使用本官网过程中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7.1.1 删除本网站关于著作权的信息;

7.1.2 对本网站进行反向工程、反向汇编、反向编译,或者以其他方式尝试发现本软件的源代码;

7.1.3 对本公司拥有知识产权的内容进行使用、出租、出借、复制、修改、链接、转载、汇编、发表、出版、建立镜像站点等;

7.1.4 对本网站或者本网站运行过程中释放到任何终端内存中的数据、软件运行过程中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交互数据,以及本软件运行所必需的系统数据,进行复制、修改、增加、删除、挂接运行或创作任何衍生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插件、外挂或非经本公司授权的第三方工具/服务接入本软件和相关系统;

7.1.5 通过修改或伪造软件运行中的指令、数据,增加、删减、变动软件的功能或运行效果,或者将用于上述用途的软件、方法进行运营或向公众传播,无论这些行为是否为商业目的;

7.1.6 通过非本公司开发、授权的第三方软件、插件、外挂、系统,登录或使用本公司软件及服务,或制作、发布、传播上述工具;

7.1.7 自行或者授权他人、第三方软件对本软件及其组件、模块、数据进行干扰;

7.2 用户理解并同意,基于用户体验或相关服务平台运营安全、平台规则要求及健康发展等综合因素,针对以下情形,本公司有权视具体情况中止或终止提供本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7.2.1 违反法律法规或本协议规定的;

7.2.2 影响服务体验的;

7.2.3 存在安全隐患的。

7.3 违约处理

7.3.1 如果本公司发现或收到他人举报或投诉您违反本协议约定的,本公司有权视行为情节对您处以包括但不限于警告、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帐号封禁直至注销的处罚。

7.3.2 您理解并同意,本公司有权依合理判断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本协议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对违法违规的任何用户采取适当的法律行动,并依据法律法规保存有关信息向有关部门报告等,您应独自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

7.3.3 您理解并同意,因您违反本协议或相关服务条款的规定,导致或产生第三方主张的任何索赔、要求或损失,用户应当独立承担责任;本公司因此遭受损失的,您也应当一并赔偿。

8. 知识产权声明

8.1 北森是本官网的知识产权权利人。本官网的一切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均受中华人民共和法律法规和相应的际条约保护,本公司享有上述知识产权,但相关权利人依照法律规定和本条款应享有的权利除外。

8.2 未经本公司或相关权利人书面同意,用户不得为任何商业或非商业目的自行或许可任何第三方实施、利用、转让上述知识产权。

9. 第三方软件或技术

9.1 本官网可能会使用第三方软件或技术(包括本软件可能使用的开源代码和公共领域代码等,下同),这种使用已经获得合法授权。

9.2 本官网如果使用了第三方的软件或技术,本公司将按照相关法规或约定,对相关的协议或其他文件,可能通过本协议附件、在本官网进行展示,它们可能会以“软件使用许可协议”、“授权协议”、“开源代码许可证”或其他形式来表达。前述通过各种形式展现的相关协议、其他文件及网页,均是本协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您应当遵守这些要求。如果您没有遵守这些要求,该第三方或者家机关可能会对您提起诉讼、罚款或采取其他制裁措施,并要求本公司给予协助,您对此应当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9.3 如因本官网使用的第三方软件或技术引发的任何纠纷,应由该第三方负责解决,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本公司不对第三方软件或技术提供客服支持,若用户需要获取支持,请与第三方联系。

10. 其他

10.1 用户使用本官网即视为您已阅读并同意受本协议的约束。本公司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本协议条款。用户可以在本软件的新版本中查阅相关协议条款。本协议条款变后,如果用户继续使用本官网,即视为用户已接受修改后的协议。如果用户不接受修改后的协议,应当停止使用本软件。

10.2 本协议签订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北京市。

10.3 本协议的成立、生效、履行、解释及纠纷解决,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大陆地区法律(不包括冲突法)。

10.4 若用户和北森之间发生任何纠纷或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用户同意将纠纷或争议提交本协议签订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管辖。

10.5 本协议所有条款的标题仅为阅读方便,本身并无实际涵义,不能作为本协议涵义解释的依据。

10. 本协议条款无论因何种原因部分无效或不可执行,其余条款仍有效,对双方具有约束力。(正文完)

预约成功后
您将获得
专家顾问一对一服务
企业定制化解决方案
全天候响应问题随时解决
预约产品演示
提交信息后,专属顾问将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获取验证码
为了更好的给您提供服务
请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您
您已成功提交预约!
我们的顾问将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您也可以添加企业微信

马上开始1对1咨询

预约成功后
您将获得
专家顾问一对一服务
企业定制化解决方案
线上或现场产品演示
全天候响应问题随时解决
预约方案演示
提交信息后,专属顾问将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获取验证码
为了更好的给您提供服务
请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您
您已成功提交预约!
我们的顾问将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您也可以添加企业微信

马上开始1对1咨询

电话沟通
预约演示